“学党史 建新功 创佳绩” 襄阳市第二中学2021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方案
发布日期:2021-07-23 10:54:39 浏览量:14048“学党史 建新功 创佳绩”
襄阳市第二中学2021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方案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特在学校举办以“学党史 建新功 创佳绩” 为主题的2021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21年5 月 11日下午。
二、参赛对象
参赛人员为40岁以下(1982年9月1日后出生)青年教师。
三、竞赛学段和学科
竞赛分组及学科:
高中文科组: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
高中理科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四、竞赛评委
组委会主席:韩慧群 副主席:张长河 蒋玉龙
文科组评委:张长河 邹小玲 王学萍 秦文波 姜宇航
理科组评委:邓学琴 舒军 周辉忠 罗纪纲 别先敏
五、竞赛内容和方式
竞赛内容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
选题范围:高一、高二年级现用教材。
1.教学设计。
具体选题采取赛前现场抽签方式随机确定。选手根据抽取教学内容现场设计规范、完整的教学预案, 并制作教学辅助课件,制作内容不超过 15 张幻灯片,时间为 120 分钟,现场提交教学预案打印稿。参赛者只能携带一本教材和一本相配套的教师用书(教材、教参未使用过),不得携带任何其它参考资料和电子资料等进入现场,现场也不能上网查询。
选手完成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预案后,教学预案及课件电子版上传至参赛教室电脑。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1。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竞赛采取“教学展示(20分钟)+说课(5分钟)+现场答辩(5分钟)”的形式进行。教学展示内容与教学设计内容一致,课堂上提供多媒体教学设备。比赛现场没有学生参与,参赛者面向评委上课。说课主要是针对现场因为没有学生而无法展示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说明。例如师生互动预设、课堂活动设计及课堂练习等。现场答辩主要是评委根据展示情况提问,由参赛者回答。每位专家现场评分。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2。
3.教学反思。
参赛者对所选课题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和课堂重建三方面进行反思,现场提交手写的书面反思材料(600字以上)。要求文理通顺,层次清晰,语言精炼,观点明确,字迹清晰,时间为60分钟。现场不允许携带课堂教学环节以外任何形式的书面或电子等资料。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2。
六、竞赛地点
实验楼三楼微机室
七、竞赛日程
1.教学设计比赛。5月11日下午2:30在微机室进行,然后根据每位教师抽签选定的赛题进行电子教案教学设计比赛,时间为120分钟。
2.课堂教学比赛。5月18日下午4点开始按照文科组理科组分别在考点办公室和二楼日语教室比赛,参赛选手自带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及配套教参,按照抽签顺序比赛。每名参赛选手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即进入教学反思环节比赛。
八、奖项设置
竞赛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其中教学设计20分,课堂教学70分,教学反思10分。由评委根据评分标准对选手的竞赛情况进行评分,并按综合成绩排名,择优推荐到襄阳市参加青教赛。
襄阳市第二中学
2021年3月16日
附件1:
襄阳二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设计评分标准
(满分20分)
选手姓名:
评价内容 |
评价标准 |
权重分 |
应得分 |
科学性 |
教学理念:体现新课程和新课标理念。 |
3 |
|
教学目标:具备“三维”,目标设定体现课型特征且具体明确,能正确确定教学重难点。 |
3 |
|
|
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内容安排适度,教学要求把握适当, 教学要点实施具有操作性,教学流程循序渐进,清晰合理, 教学目标和手段协调一致。 |
3 |
|
|
教学资源的利用:资源及媒体运用合理、有效 。 |
2 |
|
|
板书设计:书写规范、表意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
2 |
|
|
规范性 |
完整教案的基本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型、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含活动设计意图、学生活动预设、练习设计)、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
2 |
|
教学环节完整、清晰,本学科基础知识准确,相关学科知 识引用恰当,整合得当。 |
1 |
|
|
创新性 |
教案编写格式上新颖,具有鲜明个性特色,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方式。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具有新颖性和实效性;学法指导具体得当,有创新;教材解读有独到合理的见解。 |
3 |
|
能制作简易课件。 |
1 |
|
|
最后得分 |
|
评委签字:
附件2:
襄阳二中党员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课堂教学评分标准
(满分70分)
选手编号:
评价内容 |
评价标准 |
权重分 |
应得分 |
|
教 学 展 示 |
目标与实施 |
三维目标明确、具体、科学合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能动态调控教学过程。 |
5 |
|
教材的理解与处理 |
准确把握教材的文本价值,突出教学重点,驾驭难点准确;创造性地利用、开发教学资源并整合教学内容。 |
10 |
|
|
教学过程 |
教学活动设计合理,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实施能够较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真正落实教学目标。 |
15 |
|
|
教学方法 |
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能整合各种资源,媒体运用得当。 |
5 |
|
|
教师素养 |
仪表大方得体,教态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生动,简练清晰;板书书写工整规范;灵敏机变,善于驾驭课堂。 |
10 |
|
|
教学效果 |
整体效果(达到预期目标、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统一和谐);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有效完成教学各环节任务。 |
10 |
|
|
说 课 |
围绕主要内容取舍有度,详略得当;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
5 |
|
|
能够对教学展示环节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并简要说明这样做的依据。 |
5 |
|
||
现场答辩 |
针对本课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问题回答准确,语言流畅精炼,思维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对新课改理念理解正确,呈现一定的教育综合素养。 |
5 |
|
|
最后得分 |
|
评委签字: